东方网记者包永婷8月6日报道:昨晚,“95后”何欣走入凯迪拉克·上海音乐厅,等待四刷国风音乐现场《海上生民乐》。“每次看完感受都不一样,意犹未尽。民乐即有传统神韵又很时尚,舞美视觉很有想象力,想继续看下去。”
当晚,国风音乐现场《海上生民乐》完成第100场演出。自2021年首演以来,《海上生民乐》历时三年时间完成四轮驻演,成为现象级海派民乐原创品牌,屡屡创造并刷新国乐历史。
“感谢上海这座城市,没有上海就没有民乐驻场这样的形式,是上海给了我们创新创造的勇气和底气。”《海上生民乐》艺术总监、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:“我们也感谢100场的观众,每次我都能从你们给予的掌声里面体会到心心相印的感觉,这是中国文化带给我们共同的慰藉。”
(相关资料图)
三年百场驻演常演常新
《海上生民乐》四轮驻演并非一成不变,在音乐、舞美、音响、灯光、多媒体等多个方面调整优化。第100场演出收官之夜,上海民族乐团为观众送上“彩蛋”:首轮原班人马与新生代实力演员齐上阵,联袂呈现三首特别版曲目。
特别版的《蜂飞》由11位演奏家接力演绎,二胡、韶琴、阮、笙与打击乐轮番上场,互动式的幽默表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。升级版的《酒歌》由乐团琵琶演奏家俞冰、李胜男搭档呈现,霸王与虞姬以琵琶乐音对话,荡气回肠。三位唢呐演奏家胡晨韵、姜峰、闫晋龙共同演绎《穿越》,并走下舞台与观众互动。
自首演来,《海上生民乐》演出口碑不断发酵,屡屡收获热烈反响,更吸引着粉丝们前来二刷、三刷、乃至N刷。何欣说:“第一刷是朋友介绍来看的,当时就非常惊艳。我还安利好多同事和朋友来看,希望国乐发扬光大!”《海上生民乐》传递着上海民族乐团“民族音乐、当代气质、国际表达”的艺术理念,同样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。“老外讲故事”俱乐部成员、尼泊尔籍医生阿思势说:“这是一场视听盛宴,我可以欣赏到琵琶、阮、唢呐等每种乐器发出的独立音符,它们也讲述着东方音乐从古至今的历史精髓。”
三年四轮驻演,像一场马拉松考验着所有的工作人员。俞冰、王音睿、金锴、赵臻等乐团各声部首席每日带领声部演员们仔细复盘,以演代练,以演促练。“我们一开始担心会不会在做重复的东西,但演到现在发现并不是这样。”回顾100场演出,上海民族乐团打击乐声部首席王音睿表示,每一场我们对自己都有更高的要求,在演奏的过程当中寻找新的灵感和不一样的演奏方式,甚至于动作表述以及跟观众的一些互动的表述方式。观众看到精彩演出的背后,其实是一次次细节的打磨。上海民族乐团笙声部首席赵臻表示,在作品《山水》中,我们的坐姿甚至脸朝什么方向都有细致的调整。
依托驻场演出,乐团一批“90后”“00后”演奏家刘宣邑、李晨晓、刘嘉、王楚卿等人崭露头角。“95后”阮演奏家李晨晓说:“舞台经验是演奏者最宝贵的财富,而我得到了一百场的驻演经验。我感受到我和驻演一样,成长得更精彩更完整。”
文旅融合激发新活力
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注意到,今年暑期正是旅游旺季,很多外地游客拖着箱子、拿着地图走进上海音乐厅,发现《海上生民乐》驻场演出,欣赏后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美好的体验,进一步放大了口碑效应。
《海上生民乐》驻演期间,凯迪拉克•上海音乐厅推出了相关的文旅产品。“光音的故事”大型3D Mapping墙体秀引爆全城,”“何似在人间——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”以其科技+国潮范儿引来观众打卡。此外,上海音乐厅还推出流苏烫金团扇、国风麻布袋、陶瓷杯垫、宫廷燕乐贴纸等文创产品,集创意与实用一体。建筑+国乐+光影+展览+文创+吃喝赏乐,使“海上生民乐”整个文旅项目成功“出圈”。三年里,有观众穿着汉服来打卡,有观众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前来观摩学习。
“从2021年开始,我们就是按照文旅项目来打造‘海上生民乐’。一个驻场文旅项目,应该要从内容到场地等方方面面有独特的设计与思考,那样才能让观众游客有独一无二的体验。”方靓介绍, 上海音乐厅从文创到餐饮,从参观到研学,全方位联动,让观众走进音乐厅,有着更多元的体验。
《海上生民乐》实现百场驻演,也是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音乐厅紧密合作的成果。方靓透露,明年暑期,《海上生民乐》将继续与观众相约上海音乐厅。
关键词: